Board logo

标题: 梁主筋计算不明之处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lb543990    时间: 2013-2-22 17:26     标题: 梁主筋计算不明之处

请问一下,新版的11G101图集,为什么梁上、下部主筋,到边减保护层后还要减掉一个箍筋的直径?比如一段梁(仅一跨),两边柱宽为400,净跨为2000,保护层为25,配筋为2c16,2c16,a8-200。03G算的为2000+400*2-25*2+15*16*2.而11g算的为2000+400*2-25*2-8*2+15*16*2.
请问这是软件本身的问题,还是新图集有新规定。这个我不能理解。请赐教~
作者: 钢筋产品工程师N    时间: 2013-2-22 17:30     标题: 回复 1# lb543990 的帖子

楼主你好:
   因为11G定义的是箍筋保护层,所以计算主筋时会换算成主筋的保护层计算!谢谢~~
作者: lb543990    时间: 2013-2-22 17:37     标题: 回复 2# 钢筋产品工程师N 的帖子

您觉得这样解释合理么?梁锚入柱子里面去,应该是到边减保护层。但是和梁箍筋没有半毛钱关系啊。要是有关系,也是和柱的箍筋有关系才对。您说呢?但是梁锚入柱内的长度却和梁的箍筋直径联动。如果把梁箍筋直径改为10,那么就减10,改12减12,这个应该不对吧?
作者: 钢筋产品工程师MTX    时间: 2013-2-22 17:45     标题: 回复 1# lb543990 的帖子

保护层概念不一样,这就是11G和03G的不同之一,搞清楚这个概念,自然你就不会纠结箍筋直径。
作者: lb543990    时间: 2013-2-22 17:48     标题: 回复 4# 钢筋产品工程师MTX 的帖子

什么啊?我搞清楚了。保护层03G是针对主筋来说的,而11g是针对箍筋来说的。但是梁锚入柱,是不是应该减保护层厚度再减柱的箍筋直径。这才是正确的,对么?
作者: lb543990    时间: 2013-2-22 17:50     标题: 回复 4# 钢筋产品工程师MTX 的帖子

怎么还是减梁箍筋的直径啊?跟梁箍筋直径有半毛钱关系么?我的钢筋产品工程师~
作者: 鲁班技术023    时间: 2013-2-22 17:58     标题: 回复 6# lb543990 的帖子

你好,这个问题我们在升级说明,下面的注意事项里面第9条就说明的,请注意查看:http://www.eluban.com/bbs/viewth ... &extra=page%3D2
作者: lb543990    时间: 2013-2-22 18:01     标题: 回复 7# 鲁班技术023 的帖子

如何推算的,能解释的详细一点么?因为我对帐和别人说不清楚啊。他说我不对。我解释不清啊。希望能帮忙解释清楚。
作者: 鲁班技术015    时间: 2013-2-22 18:22     标题: 回复 8# lb543990 的帖子

您好,11G的保护层是算到箍筋的外皮,比方说说保护层是20,箍筋直径是10,那么纵筋的保护层就是30;这样反推计算你就明白了。
作者: ZHOUQZH    时间: 2013-2-22 19:23

梁主筋两端是没有梁箍筋的,怎么可能要扣一个梁箍筋,真不可思议
作者: ZHOUQZH    时间: 2013-2-22 19:24

梁锚入柱那段是没有箍筋的,不知道怎么主筋保护层会与梁箍筋有关
作者: lb543990    时间: 2013-2-23 11:04     标题: 回复 9# 鲁班技术015 的帖子

人家问我,这个锚入长度,支座里面又没有梁箍筋,为什么和梁箍筋直径联动啊?
作者: 傻瓜    时间: 2013-2-23 11:30

搞不懂,求指教??????????????????
作者: 钢筋产品工程师N    时间: 2013-2-23 11:49     标题: 回复 3# lb543990 的帖子

楼主你好:
   因11G是以箍筋保护层定义,现在我们换算成主筋保护层,因没有开放梁主筋端部保护层来计算,目前调用梁面、底筋的主筋保护层含义,相当于03G以主筋保护层定义一样!如果对账认为这样不合理,那他难道就认为算梁主筋长度时,直接减去保护层就合理吗?谢谢~~~
作者: lb543990    时间: 2013-2-23 11:56     标题: 回复 4# 钢筋产品工程师MTX 的帖子

不是啊,他是说减梁箍筋直径不合理啊,虽然差距不多
作者: 傻瓜    时间: 2013-2-23 12:50     标题: 回复 14# 钢筋产品工程师N 的帖子

软件所扣减的保护层为梁的保护层,实际应该是柱的保护层才对,如在软件中设置柱保护层为30,梁为20,计算可以看出,扣减的保护层是20,请指教?
作者: 鲁班技术080    时间: 2013-2-23 13:08     标题: 回复 16# 傻瓜 的帖子

你好 ,软件新版本中梁的纵筋保护层是计算到纵筋的外皮的。
作者: 傻瓜    时间: 2013-2-23 13:20

引用:
原帖由 鲁班技术080 于 2013-2-23 13:08 发表
你好 ,软件新版本中梁的纵筋保护层是计算到纵筋的外皮的。
设柱的保护层为30,梁20,看看到底是减了哪个。
作者: lb543990    时间: 2013-2-23 14:37     标题: 回复 18# 傻瓜 的帖子

他们解释不清楚,软件本身就存在问题,差距不大。人家都在答非所问了,何必老是纠结呢?
不行就直说呗
作者: 傻瓜    时间: 2013-2-23 15:03     标题: 回复 19# lb543990 的帖子

软件计算梁,扣减的保护层其实扣梁的,并没有与柱保护层联动起来。鲁班技术的回答绕了一大圈子。
作者: teamjoydraw    时间: 2013-2-23 19:58     标题: 回复 5# lb543990 的帖子

赞同,做下料的就知道了,跟梁箍筋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。有时候软件会矫枉过正,结果就。。。。希望大家一起交流
作者: lichengtong    时间: 2013-2-24 09:35     标题: 回复 1# lb543990 的帖子

这个是因为端部保护层和侧面保护层在软件中没能智能引起的
作者: 钢筋产品工程师MTX    时间: 2013-2-25 09:58

很多朋友都纠结梁纵筋算法,但根据11G考虑,梁纵筋伸入到柱的外侧纵筋内侧,那么不是简单扣减柱保护层就OK的,减掉柱保护层,仅仅是算到柱箍筋外边,还需要减掉柱箍筋直径,之后再减掉柱纵筋直径,如果梁是直锚,那么就算到这里截止。
但是如果梁纵筋是弯锚,除了考虑上面说的,还需要减掉梁纵筋与柱纵筋之间的净距,此净距为max(25,d),d为梁柱纵筋的最大值max(d1,d2),其中的d1和d2指梁柱纵筋直径。
软件要考虑以上的实际情况,在每个构件之间的读取上会比较麻烦,以后会考虑折中处理。


图片附件: 0.jpg (2013-2-25 10:34, 928.71 KB) /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97
http://bbs.lubanu.com/attachment.php?aid=69127&k=e21f506c22f103481807febc8d77e16b&t=1747872994


作者: 傻瓜    时间: 2013-2-25 11:27     标题: 回复 23# 钢筋产品工程师MTX 的帖子

你用软件自己试试,看看梁钢筋算法扣减的是柱保护层还是梁的保护层,默认的保护层,柱和梁都是20,你设柱和梁保护层不同,看看计算结果????在继续纠结
作者: 钢筋产品工程师MTX    时间: 2013-2-25 13:14     标题: 回复 24# 傻瓜 的帖子

楼主,正常来说,是要扣柱保护层,软件减掉的是梁保护层,这量出入不是很大,确实有量差,但是请你好好看23#,如果真要精确算的话,现在软件还没找到比较合适的处理方法,我们也会尽早想办法解决。
也请楼主不要再纠结柱保护层还是梁保护层,软件在此确实算的有些出入,不仅仅是减掉柱保护层那么简单,详细解释如23#。
作者: 傻瓜    时间: 2013-2-25 13:25     标题: 回复 25# 钢筋产品工程师MTX 的帖子

并非用户纠结,而是技术的回复没有针对性,软件目前梁的算法没能和柱(保护层、柱箍筋)联动起来,如果一开始的答复如23#及25#的,相信没人跟帖到此楼
作者: 李峥钢筋    时间: 2013-3-2 10:24

同样设置的一道梁,图形法和构件法计算的结果不一样。
作者: yonggely    时间: 2013-3-2 14:08

引用:
原帖由 钢筋产品工程师MTX 于 2013-2-25 09:58 发表
很多朋友都纠结梁纵筋算法,但根据11G考虑,梁纵筋伸入到柱的外侧纵筋内侧,那么不是简单扣减柱保护层就OK的,减掉柱保护层,仅仅是算到柱箍筋外边,还需要减掉柱箍筋直径,之后再减掉柱纵筋直径,如果梁是直锚,那么 ...
看了半天的楼,终于搞明白了
作者: xiaoliu7756    时间: 2013-3-2 16:11     标题: 回复 23# 钢筋产品工程师MTX 的帖子

楼主纠结,梁通长筋应减去柱的箍筋直径,而不是梁箍筋直径!!!!!!
鲁班2013版本软件梁钢筋计算公式为HC-bhc-d(梁箍筋),如果要减的话应为是柱子箍筋直径!!!!!!!!!!!!!
怎么就看不清楚楼主的问题呢!!!!!!!!!!
作者: lansh01    时间: 2013-3-22 01:20

问题已经清楚,这一点错就错了,不要因为这点而特意去改正软件这一个算法,结果使软件的计算速度下降。
作者: sbdnyygt    时间: 2013-6-2 15:47

我正为软件的计算结果看不明白呢,原来多扣一个箍筋直径,唉!开放梁端保护层不就解决了,谁认为应该多少就改成多少。
作者: 忘言    时间: 2013-6-5 16:36

算来算去,在梁锚入柱端弯折的情况下,鲁班计算的量差的往大的计算。
但是事事虽皆细致,在人情就会有了偏颇,只要在合理范围就行,太纠正你就输了。




欢迎光临 BIM论坛| (http://bbs.lubanu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6.1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