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ard logo

标题: 对“构件汇总类别”的意见和建议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韩吉中    时间: 2013-3-25 12:11     标题: 对“构件汇总类别”的意见和建议

目前钢筋软件的汇总类别共分9大类:墙、柱、梁、板、板筋、基础、筏板筋、零星构件、几何构件,本人觉得尚有不妥之处,表现在:
一,统计时,我想把人防构件单独统计在一起,在构件大类报表中,好能一览无余,
二,统计时,我想把二次构件单独汇总一块儿,现在很不好往出挑,
三,我还想把坡道钢筋单独统计出来,又不知归到哪类好,
四,用图形法构件做楼梯,倒是在板里有楼梯的位置,但是在统计大类时又和板洞筋混合在一起了,
五,关于施工段,要把整栋楼竖向切开统计,这又缺少归类的提纲根目录,
因此建议:
一,新建一个“人防构件”大类,把人防墙人防柱人防梁归类到这里,以方便统计汇总,
二,新建一个“二次构件”大类,再把圈梁过梁和构造柱等小构件人为的归类到二次构件中,
三,新建一个坡道构件,与“零星构件”“其它构件”并列,用户好能把做坡道的构件归类到此处,
四,新建一个楼梯构件,以方便在图形法界面布楼梯时便于归类汇总,
五,新建几个施工段构件大类标题,就好比树状表的根目录,并列于构件大类如柱墙梁板基础板筋零星构件等,让用户在归类时有足够的选择空间及回旋余地。
以上所说的新建,如果能让用户自己随便新建这些构件归属大类的根目录,那可是再好不过了,就如同在构件法界面,用户可以自己新建构件文件夹那样,能够并列于每个楼层,统计汇总时也并列显示,所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,查看汇总表时,特殊构件群(如:人防、坡道、楼梯、二次构件、等、)都被直接归类到构件大类下。
敬请鲁班技术考虑我这个建议。
作者: 鲁班技术038    时间: 2013-3-25 12:18

韩工你好,我们会根据客户需求有选择的更新
作者: 韩吉中    时间: 2013-3-26 19:45

看来我这个建议,用户们的支持率不是很高哦,
作者: 从开始到现在    时间: 2013-3-26 20:04

内容支持韩工,但改进的很慢,唉,等
作者: 沉叶寒潭    时间: 2013-3-26 22:55     标题: 回复 1# 韩吉中 的帖子

鲁班软件走的是简洁路线,这也正是它的优势。没必要化简为繁!

韩工的需求,现在软件完全可以处理。

软件有一个“汇总类别”和“构件组”,可以指定任意构件归类汇总到任意位置。

软件可以说现在还有很多急需实现的需求没有实现。韩工,有时候真感觉你有点…

[ 本帖最后由 沉叶寒潭 于 2013-3-26 23:00 编辑 ]
作者: 从开始到现在    时间: 2013-3-27 10:56

怎么回复不了??
作者: 从开始到现在    时间: 2013-3-27 10:57

有点吹毛求疵了是吧,呵呵,话多了,
韩工,想请教一个问题,也许这不是软件的问题,关于次梁下部钢筋锚固,当直锚长度不够时加弯折的长度是不够的尺寸,还是弯折长度是15d,框架梁是不允许这样的。次梁没有说清楚,但在图集第86页第6条,有见图一的,是15d。是否是所有的次梁都是?有的软件是15d,实际施工时也有好多都忽略次点,也是加长够了就行。
还是第6条,当有受扭纵筋时,也就是N打头的,下部锚固为la,这点也都被忽视了。
作者: 韩吉中    时间: 2013-3-27 13:31

5楼和7楼,你们俩是相同的意思,知足长乐型的,
你说:鲁班软件走的是简洁路线,这也正是它的优势。没必要化简为繁!
鲁班钢筋2013新版模仿广一联一达,将计算设置改成树状表示还增加了许多条内容,这是不是化简为繁?
你说:韩工,有时候真感觉你有点…
说半截话,多难受啊,你无非想说“有些过分”,你可知,我和用户们的若干建议,至今为止,鲁班已经采纳了多少,我告诉你,已经采纳了至少70%还多呐,比如说常用构件的“其它配筋”;三维默认不显示轴网;门窗洞口透明;等等等等等等等等不一一列举,
吹毛求疵这个成语,应用的实在有些过分了,几乎等同于无理取闹故意找茬儿,请问问广大用户朋友们和鲁班从老总到技术,凭什么给我加那些积分,在你说“吹毛求疵”的同时,你最好,一,熟练精通本论坛软件,二,全面理解101图集,至少用鲁班软件钢筋做工程至少200个,三,至少有15年工地钢筋施工经验,相信你达到这个高度,也不会这么发言了,
你说:还是第6条,当有受扭纵筋时,也就是N打头的,下部锚固为la,这点也都被忽视了。
看来,你对于鲁班钢筋2013新版,还是不了解,这一条已经加进计算设置中了,就在次梁每....条。
作者: 韩吉中    时间: 2013-3-27 13:53     标题: 回复7楼

转录原话:“韩工,想请教一个问题,也许这不是软件的问题,关于次梁下部钢筋锚固,当直锚长度不够时加弯折的长度是不够的尺寸,还是弯折长度是15d,框架梁是不允许这样的。次梁没有说清楚,但在图集第86页第6条,有见图一的,是15d。是否是所有的次梁都是?有的软件是15d,实际施工时也有好多都忽略次点,也是加长够了就行。”

很费劲的分析你说的意思,次梁下部纵筋,伸入支座长度为LA一个锚固,注意,这叫直锚长度,当直锚长度不足时就要打弯,要用弯锚,所谓弯锚,就是加上一个弯折,且弯折的长度必需是15D=15倍乘以钢筋直径,不是补足不够直锚的差值,
你的误解是:不懂直锚与弯锚的基本含义,还认为,把一个锚固长度分成弯折+伸入支座的直线段,两部分组成成为弯锚,你把转弯锚固理解成弯锚了。
希望7楼努力加强101图集基本功的训练。努力加强钢筋专业基本功的巩固,,如上,浅尝辄止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一知半解,是没有资格批评他人吹毛求疵的,反过来这样对你吹毛求疵,你会怎么想。
作者: 沉叶寒潭    时间: 2013-3-27 14:01

将计算设置增加那么多条,是为了调用施工版已经做好的功能。
将计算设置做成树状表,是为了更好的分类整理。而且还有搜索功能。个人觉得不是化简为繁,反倒是化繁为简!
一个人对规范的理解,对软件的精通,并不一定与时间成正比。况且我也绝不止用软件做过200个工程。虽然我在施工一线的经验没有15年那么多,但只要肯钻研,还是那句话“并不一定与时间成正比”!
吹毛求疵对软件来说,当然是有好处,这点我不否认。但要分的了轻重缓急。不然就是拧不清了!
作者: zzh197802    时间: 2013-3-27 16:14

韩工 ,构件类别,可以直接输入的啊
作者: 从开始到现在    时间: 2013-3-27 18:07     标题: 标题

误会了,我所说的吹毛求疵只是替他接那没说出的半句话而已,绝无冒犯,不好意思。
上午一直在等回复,下午一看这么多的误解,真的不好意思。
我是诚心求教,并没有任何冒犯之意。这个罙必须得解释清楚。
我没有表达清楚次梁的意思,次梁在支座锚固是12d,但如果直锚长度不够,可以弯锚,我想问的是当直锚长度不够时,弯锚的长度是多少?是15d还是弯钩长度加直段长度等于12d就可以了?软件是后面一种做法,图集是15d。
我没有发新贴,而是在您这求教,是觉得有时有些提议并未被接受。
手机码字,不好意思
作者: 韩吉中    时间: 2013-3-27 18:19     标题: 哦,原来如此,不好意思

刚才特意为你写了点东西:
既然求教于我,总不能无动于衷吧,多少表示一下,有不对的地方,咱们共同探讨。

《钢筋锚固的几种形式》

钢筋锚固是计算钢筋的通用规则,说道不少,弄懂弄通不是很容易,下面谈谈个人理解,有不对和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更正和补充。
一,锚固:此构件纵向钢筋伸入彼构件内的方式及长度,详见11G101-1第53页,
二,锚固值:又叫锚固长度,在一定的条件下,用钢筋直径乘以特定数值,
三,基本锚固:用代号Lab表示,指非抗震时的锚固值,除11G101-1第53页表外,另有许多直锚数值也属于基本锚固,
四,抗震锚固:用代号LabE表示,指从一到四级抗震时的锚固值,
五,直锚:不打弯,无弯折,直接进入彼构件一个锚固长度,见11G101-1第79页下中节点:“端支座直锚”,
六,浅直锚:小于一般直锚长度,按特定的长度直锚,如次梁,见11G101-1第86页梁底筋锚固,还有构造腰筋的锚固也属于浅直锚,
七,深直锚:大于一般直锚长度,按常规的锚固长度再乘以系数,见11G101-1第69页下中节点,水平变截面墙,
八,直通锚:大于直锚,要求伸延到彼构件顶端或外端扣除保护层,如顶层柱,见11G101-1第65页右上角节点“D”,
九,弯锚:一般情况下是彼构件截面较小,不能满足正常的锚固长度,为达到钢筋在彼构件内的抗拉强度不至于滑脱,要求在钢筋末端增加一个15倍直径的直角弯折段,11G101-1.2.3图集的柱墙梁板纵向钢筋多数都是这样规定的,
十,弯转锚:伸入彼构件的钢筋直伸不够锚固长度时,以增加侧向的弯折来补够锚固长度,即弯折长度+直伸长度=等于锚固长度,如11G329-2第1-23页中上节点,值得注意的是,新图集已经很少采用弯转锚方式,大多采用固定的弯锚方式,包括构造柱的底脚和圈梁纵筋的端部。
十一,弯长锚,弯折段不是15倍直径,而是乘以锚固长度的特定数值,如屋面梁面筋的梁锚柱和边柱边纵筋的柱锚梁就属于此类,见11G101-1第59页封顶边柱与屋面框架梁的连接构造做法节点。
十二,弯钩锚,把直角弯折的15倍直径缩短,改成5倍直径的同时,把弯折角度改成135度,又叫机械锚固,见11G101-1第55页左上第二节点(b)末端带135度弯钩。
作者: 从开始到现在    时间: 2013-3-27 18:24

从08年到现在,接触鲁班也有好几个年头了,别的大大小小的同类软件也都试过,也许水平有限,至于说什么样的好什么样的不好。也只能说各有千秋。
喜欢鲁班,所以一直都没放弃
作者: 韩吉中    时间: 2013-3-27 18:28     标题: 回答你,10楼的,沉叶寒潭

将计算设置增加那么多条,是为了调用施工版已经做好的功能。
将计算设置做成树状表,是为了更好的分类整理。而且还有搜索功能。个人觉得不是化简为繁,反倒是化繁为简!
一个人对规范的理解,对软件的精通,并不一定与时间成正比。况且我也绝不止用软件做过200个工程。虽然我在施工一线的经验没有15年那么多,但只要肯钻研,还是那句话“并不一定与时间成正比”!
吹毛求疵对软件来说,当然是有好处,这点我不否认。但要分的了轻重缓急。不然就是拧不清了!

你认为主要应改进的,我更着急,缺少20多个构件,柱墙基础钢筋实体化,等等,这些鲁班早就做出承诺,语无伦次的总提,就烦人了,我这个帖子,是没人提及过的,主要是用于钢筋对量查看统计数据方便,你施工翻样,不重视二次构件,楼梯可以顺水推舟的做,赶哪儿算哪儿,搞预算就不行,跟施工不一样的统计方式,我说我这更重要,你怎么解释,工作经历长短不是最要紧的衡量技术指标,但是常用的衡量指标,当然对于天才例外。天才也要有足够的实践积累的过程。

[ 本帖最后由 韩吉中 于 2013-3-27 18:29 编辑 ]
作者: LB520847    时间: 2013-5-2 10:58

【缺少20多个构件,柱墙基础钢筋实体化】。鲁成说鲁班研发加快,我就不知道他会有多块




欢迎光临 BIM论坛| (http://bbs.lubanu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6.1.0